近日,建湖县人民医院多学科团队再次通力协作,运用体外膜肺氧合(ECMO)技术,成功将一名濒危的心源性休克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,为急危重症救治再添一座生命里程碑。
突发险情,命悬一线
72岁的刘爷爷(化名)在家突发胸骨后剧痛,随即意识丧失、肢体抽搐,被家属紧急送往我院急诊。立即启动胸痛绿色通道,经冠脉造影排除心肌梗死,明确诊断暴发性心肌炎,已出现严重的心源性休克,加之高血压3级的病史,病情十分复杂和凶险。
精密协作,托起生命希望
生死关头,急诊科、重症医学科、心内科等多学科医生紧急会诊。经过讨论,大家一致认为,必须尽快实施 ECMO 治疗,在患者心肺功能衰竭时,暂时替代其工作,维持全身血液和氧气供应,为后续救治争取宝贵“时间窗”。

术中心脏反复停搏,在多学科密切配合下,心肺复苏下完成高难度ECMO导管置入,体外生命支持系统成功运转。
然而挑战远未结束——感染、出血、血栓等并发症随时都有发生的可能,心脏仍然反复出现停搏,ECMO平流,重症医学科医护团队制定了精细化的治疗方案,24小时动态监测各项关键指标,及时调整抗凝策略与支持参数。历经6天惊心动魄的守护,刘爷爷的心脏功能逐渐恢复,病情趋于平稳,成功撤机后转入普通病房进行康复治疗。
“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!”病床前,劫后余生的刘爷爷及其家属哽咽着向医护人员表达感激之情。

心源性休克,是暴发性心肌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,死亡率极高。此次成功救治,生动彰显了我院多学科协作体系的强大合力。面对未来,我院将持续精进急危重症救治技术,不断优化救治流程,以更高效率的救治速度和更高品质的救治能力,为急危重症患者点亮生命曙光。(赵旻)